关于生死的诗(有哪些关于死亡的诗句让你理解生死)

本站作者 2024-02-25 08:48:00

关于生死的诗

清明扫墓的传统,原是从寒食来,时间挨得近,习俗就一起用了。

白居易写过一首《寒食野望吟》,就是描写寒食清明期间在郊野常见的生离死别之悲。

乌啼鹊噪昏乔木,清明寒食谁家哭。

风吹旷野纸钱飞,古墓垒垒春草绿。

棠梨花映白杨树,尽是死生别离处。

冥冥重泉哭不闻,萧萧暮雨人归去。

重泉就是我们常说的黄泉、九泉,即神话中人死后的归处。

我们讲“生离死别”,还是乐观了太多,试图用较小的伤感替代莫大的悲恸,用长久的希望替代永恒的宿命。

死亡是「人生大事」,他人的死亡尤其是,对中国人来说历来如此。

我们的文化、习俗和观念里,有很大一部分关乎如何面对这个最重要的命题。

我理解死亡对于个体意义重大:如果没有死亡,我们所有的价值都将倒地不起,所以“葬礼”作为死亡的表现形式,成了我们的“人生大事”。

我也理解,死是活人的事,这点不会被时间改变,所以叫“当”大事,是指向自我之外的。

但是——

为什么我们今天还在讲死者为大?还在讲生死之外皆小事这些“当大事”的变形?

大事到底当给谁?

追溯生活和文化最初始的部分,就会发现背后朴素而实用的逻辑。

首先,葬礼作为仪式,表达的是我们对个体死亡——在宇宙中彻底湮灭的正式宣判和告别。

我们总是需要某种仪式,来承认以及面对“失去”。

(从这个角度来看,心理创伤后走不出来,就是无法对失去做出正式的告别)

葬礼,无论哪种形式,都是在试图给我们一种具体途径,直面痛苦,然后告别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些人和事。

其次,除了丧失带来的悲伤,人与人之间还有感恩和爱,情感本身没有物理形态,看不见摸不着。

但它们如此强烈并重要地存在着,我们太需要通过外化的具体仪式,让情感得以表达给我们的“共同体”。

最后,我们如此认真地对待死亡,既出于理性,也基于情感需求。

或者说我们所有的情感本身都具有理性功能与感性作用。

在《礼记 檀弓》中,不讲“怪力乱神”的孔子讲过:

对待死人,如果把他们当成死人,那就是缺乏亲情,不应该这样做。

如果把他们当作完全活着的人对待,那就缺乏智慧,不应该这样做。

孟子的「当大事」,本质上和孔子的思想一致:我们的美德是由内而外的,通过行动来体现,强化并传播出去。

强调死亡及葬礼,就是在通过“仪式”培养和强化我们的行为,塑造我们的品格,最终决定我们是什么样的人。

而强调秩序和礼仪到苛刻的荀子,继续对上述逻辑做了补充延伸:

通过仪式,我们和亲人、朋友,甚至陌生人建立情感纽带,就像从事生命工艺的园丁,调动一切资源和技巧来滋养和美化我们的情感,使之得到满足。
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